<th id="zl94z"></th>
<s id="zl94z"><acronym id="zl94z"></acronym></s><rp id="zl94z"></rp>

      <dd id="zl94z"><center id="zl94z"></center></dd>

      <em id="zl94z"><acronym id="zl94z"></acronym></em>

      <em id="zl94z"></em>
      <th id="zl94z"><big id="zl94z"></big></th>

      郭瑞軍

      2018-08-13 21:51:32 來源: 作者: 點擊數:
      【字體:
      打印

      郭瑞軍同志事跡材料


      郭瑞軍,男,1974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工程師,現任建平縣公路管理段副段長,省級勞模創新工作室帶頭人,省勞模協會理事,曾任朝陽市第十屆人大代表。

      郭瑞軍同志參加工作的26年來,當工人,他一直堅持學習不斷線,創新不減勁,做新時代的好工人;當干部,他牢記使命不放松,自律不動搖,做信仰堅定的好干部。一心撲在公路建設事業上,以鋪路石的精神詮釋著對公路事業的摯愛。

      一、立足崗位,創新管理模式。郭瑞軍同志在生產一線工作時就注重專業技術鉆研,敢于創新。1998年他還是一保普通工人時,就自行研究制作完成了生產設備中的關鍵部位的料位報警裝置、電動自動控制、大負荷電機防燒保護等技術革新項目。2003年他因工作成績突出,被段機關選拔擔任段專職安全員,管安全工作,他吸收其它行業的管理方式,集合安全管理、知識、案例及安全文化,匯編了十多萬字的《安全生產知識選編》,同時對安全生產實現了標準化、規范化管理。針對公路建設生產施工、養護點多面廣線長的特點,創新實施安全“網絡化”管理的新模式,健全了安全網化動態管理、責任監督管理、宣傳教育培訓管理、職業健康管理、事故應急救援管理“五大體系”。針對重點部位的管理,首先提出了培育危險源、危險點辨識等公路安全文化管理理念,是朝陽市公路系統在安全管理方面推廣安全文化的“第一人”。郭瑞軍安全管理模式的運行,全面提升了職工安全素質,避免了責任事故的發生,間接效益顯著,單位破例給予他特殊嘉獎。

      2007年郭瑞軍同志任車隊隊長,2009年調任瀝青拌和站站長8年,這十年間正值修建鐵朝高速公路連接線、赤錦線、建三線、京沈線大修等重點工程,他敢于擔當,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合理調配人員,創新激勵措施,落實崗位責任,面對著大量土方和巖石的挖方工作,面對著高于正常產量三倍的生產任務,他帶領工人們,起早貪黑,發揚愚公移山精神,挑燈夜戰,與職工一道同吃同住,哪里最累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最苦他就出現在哪里,晝夜奮戰,他曾堅守一線生產連續20天沒有回家,在他的帶動下,用2個月時間,完成了裝運土石方近百萬方的任務,也是在他的帶動下,利用“倒算法”推行“低成本管理”模式,堅持“精細化管理”,科學管理,降低成本支出,提高生產效率,瀝青拌和站連續三年高質量、超產量的完成了生產任務,創造了產量翻番、工期提前的歷史紀錄,為各項工程任務的按時完成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科技引領,創新公路發展。降低生產成本,環保節能,提高效率是郭瑞軍同志始終思考的問題,利用太陽能加熱瀝青是他的一個設想,但目前國內還沒有成功經驗。

      郭瑞軍多方聯系,幾經周折,終于聯系上了國內有著豐富光伏實踐經驗的專家,理論知識請教專家,實際難題自己解決,查資料,算數據,結合自有設備,加班加點,在車間進行了近百次的單機試驗,兩年時間經過多次失敗和改進,試驗達標了,“中溫太陽能加熱瀝青”裝置研制成功了,環保安全,節能減排,這一項目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這個項目得到了省公路局的認可,列為公路系統環保節能減排降耗項目之一。

      為了提高拌和站生產效率,郭瑞軍革新升級了LJ2000型燃燒爐煤系統,對熱載鍋爐自動進煤、自動除渣整體設計進行創新改造,大膽使用了節能、節電、安全保護器等先進技術設備,研制了自動磨煤給煤控制系統、熱粉自動加濕處理系統、生產上料監測控制系統,幾年間,他完成了省局科研項目、市處科技項目十多個,省市投入專項資金近百萬元,這些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大大節省了人力和物力,間接效益顯著,設備效率提高20%以上,如今,拌和站實現了生產現場無人值守運轉,節約了人員,節約了經費,避免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郭瑞軍的創新成果得到了上級部門的充分認可和肯定,縣工會成立了以他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勞模創新工作室堅持科技創新,以公路建設為基礎,樹立節能減排,安全環保理念,各個項目都重于實用化精細化,提高了生產施工效率,減輕工人勞動強度,保證了工人安全,勞模創新工作室于2015年申報成為省級勞模創新工作室。

      三、牢記使命,做好本職工作。2012年郭瑞軍同志任公路段工會主席兼職拌和站站長,他總是把關心職工的權益作為自己義務和責任,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常年與工人打成一片,與困難職工們交上了朋友,誰家里有事他總是第一個到場,最后一個離開,熱心助人,被工人稱為“熱心主席”。積極為職工排憂解難,他為了工人的救助金去縣里跑、市里找,補證明,找材料,爭取到了多個名額和資金。單位職工郭雙沫連續三次得原發癌癥,他積極組織全段職工捐款,籌到捐款34600元,感動的家屬送錦旗感謝,這些工作都得到了職工的好評。

      郭瑞軍同志深入基層,傾聽職工的心聲,了解工人的想法和要求,經過他的調研,職工對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職工體檢等關系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反應十分突出,他積極把職工的建議和意見提交到黨委會。經黨委會研究,解決了住房公積金、工傷保險及醫療保險偏低等問題,并決定每年為全段在職和退休職工做一次身體健康檢查,以上問題的解決,深受職工贊賞,徹底消除了職工的后顧之憂,凝聚了職工的向心力,提高了黨委組織的凝聚力。

      服務人民是人大代表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郭瑞軍任市人大代表期間,深知到要當好人大代表,必須要密切聯系群眾,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近年來,公路建設拆遷以及施工生產,當地百姓的阻力非常大,郭瑞軍同志經常深入公路沿線對百姓講解法律知識,現場處理道路建設相關問題,調解拆遷糾紛,避免了多起上訪事件,在主干線公路大修工程中,因道路排水問題,當地百姓聚眾阻撓施工,郭瑞軍來到現場調解,老百姓說我憑什么信你,他說我是一名人大代表,我會公平、公正當好中間人,擔保施工不留隱患,在他的保證下施工繼續進行,他總是堅持說到做到,成了百姓的保證人。

      一名上訪人員找到郭瑞軍反映鄉村建設的問題,郭瑞軍去他的家里詳細調查了事情的原委,了解到他是一名因政策變化從鄉鎮下崗人員,個人有委屈,村里有難處,經過他多次對當事人進行勸說,又與多方協調,當事人做出讓步,也解決了村里修路難題,當事人很滿意,當地百姓也很高興,解決了他們實際問題,群眾都說他真是辦了一件好事。通過接訪,郭瑞軍同志與很多上訪當事人還成為朋友,體現了人大代表真正發揮了黨和政府與人民聯系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有幾滴汗水,就有幾分收獲,瀝青拌和站在他的帶領下連續四年榮獲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班組、先后獲得省“安康杯”競賽優勝班組、省總工會優秀班組、省總工會“工人先鋒號”、市文明單位等榮譽。同時,他個人獲遼寧省勞動模范、朝陽市特等勞動模范、朝陽市“五一勞動獎章”、朝陽市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稱號。

      ?

      上一篇:王玉柱 下一篇:曹祖剛
      国产91综合久久,国产寡妇婬乱A毛片视频,99r国产视频,日韩精品国产日韩欧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