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zl94z"></th>
<s id="zl94z"><acronym id="zl94z"></acronym></s><rp id="zl94z"></rp>

      <dd id="zl94z"><center id="zl94z"></center></dd>

      <em id="zl94z"><acronym id="zl94z"></acronym></em>

      <em id="zl94z"></em>
      <th id="zl94z"><big id="zl94z"></big></th>

      劉加純

      2018-08-13 21:40:23 來源: 作者: 點擊數:
      【字體:
      打印

      劉加純事跡材料

      劉加純,鞍鋼股份能源管控中心汽機作業區電動鼓風機班班長,1989年入廠,中共黨員,鞍山鋼鐵集團公司六名特級技師之一。

      入廠至今的20多年里,他通過不懈努力與追求,使自己從一個只有初中文化的退伍兵,成長為一名熱能動力專業的工人技師。作為一名產業工人,他是作業區中沒有職稱的運行工程師,沒有級別的生產負責人,沒有編制的作業大班長。他為企業創造的經濟價值無法估算,在解決生產難題,處理設備故障等方面做出了優異的貢獻,被譽為“土專家”、“風機華佗”。

      學以致用 妙手回春除病患

      企業的發展需要大批優秀的高技能產業工人,鞍鋼也不例外。

      供風,是鋼鐵整個冶煉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生產元素之一,而高爐鼓風機作為供風的重要控制系統,在生產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劉加純,作為一名鼓風機專業技師,他勵志要盡自己所能,擔當起“控”風重任,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各種疑難雜癥。

      經過多年的不斷學習、潛心鉆研和積累,劉加純的技術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在種種制約生產的難題面前,具備了“手到病除”的本事。

      2005年,鞍鋼新1號高爐正式進入生產階段,為了提高大型高爐熱風爐換爐效率,保持高爐高效運行,由國內一廠家根據國外技術,為高爐和風機進行無擾動換爐系統的后續完善工作。進入2006年以來,該套系統連續多次出現故障,造成高爐換熱風爐過程中鼓風機每分鐘陡增風量1000m3/min,每次故障影響高爐鐵產量500多噸。

      國內國外兩企業人員在現場均沒有查出“病根”。劉加純將高爐一側的控制邏輯與鼓風機外方程序邏輯進行認真比照,又經過一周多時間的觀察與機組運行數據對比,都沒有發現問題。他判斷問題出在高爐方面。于是在連續十多天時間里,他按照高爐和鼓風機有規律的工況變化節點,準時到高爐熱風爐閥門現場,觀察熱風爐沖壓閥動作是否有故障。高爐換熱風爐時噪音特別大,難耐的灼熱,劉加純拎上一瓶礦泉水,不分工作時間還是雙休日,連續觀察,記錄3臺熱風爐閥每次動作1/6、1/2位置和全開位置時停頓的時間與過程。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一次換爐過程中出現了風機負荷突然故障問題,劉加純把此次換爐過程詳細與鼓風機運行參數核對,最終找出了問題的根源,協調廠家及時將問題處理掉,“老大難”問題迎刃而解。他又多次試驗,寫出了《電動鼓風機無擾動換爐邏輯程序方案》技術論文,獲得有關專家的首肯,被集團公司評為先進操作法。

      從普通工人到現場“總指揮”

      不管汽機作業區生產運行出現什么問題,領導問的第一句話是:劉加純在哪?多年的實踐與磨礪,劉加純已經成為生產業務骨干和解決問題的高手,身邊的工友佩服他,中心里、作業區里的領導信任他,即使是改造現場的“指揮棒”也會放心的交給他。

      2007年,在中央電站鼓風機原廠房內,拆除老設備,安裝4#、5#和6#新鼓風機,邊生產邊改造。這樣的改造項目,就如同在礙手礙腳的老宅里進行徹頭徹尾地裝修,既麻煩又費時,難估算又零散,沒有哪個設計部門愿意接手。請來的設計部門多次考察現場,都確定不了施工方案,最終只給出了一個粗略的材料和施工量。中心主任臨時授命劉加純任總指揮,不僅負責設備安裝調試,還要負責現場循環水管道、給水管道等設計與施工。一道配合工作的人員,也都是臨時抽調的操作工人。鞍鋼能源動力系統有史以來,指派一個工人擔任技術改造的現場總指揮,絕無僅有。劉加純走馬上任,干得十分漂亮。

      三臺機組安裝調試了持續半年多時間。為了對設備的內部構造與安裝調試有一個直觀的了解,他沒有休息過一天,一直盯在現場。哮喘病復發,他掛著吊瓶跟在現場。電動鼓風機引進設備的圖紙資料都是外文,猶如“天書”,現場的操作工人無人能懂。劉加純就憑著一本英文字典,愣是把8本、每本5厘米厚的外文技術資料,一字一字地“嚼爛”了,又一點一點地“消化”了。微機監控,屏幕上顯示的各種數據易于熟悉,而監控系統的內在邏輯關系,現場的操作工人很難弄懂。劉加純就憑著一股非得弄清為什么的韌勁,愣是把這些嚴密封存的“密碼”一一地破解了。

      由此,臨時擔當現場總指揮的活,他接過了一個又一個。

      2013年5月,鞍鋼10號高爐改造性大修配套的電動鼓風機工程,他再次擔任被稱為“國際頂尖控制技術”的西門子電動鼓風機組安裝調試現場總指揮。在整個安裝調試過程中,他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德國工程師深為折服。

      機組調試過程中進行第一次啟動,因“逆流”問題而停機,外方機械工程師、調試與電氣工程師多方查找未發現問題。兩外方調試技術人員匯報德國公司總部后確認是鼓風機缸內漏裝設備問題,決定打開缸體處理,而這個過程需要三天時間。而劉加純卻認定是機組差壓控制器取出部位有問題,并指出了出現問題的具體部位,經過技術處理,問題立刻消除了。

      機組進行設備性能試驗過程中,運行工況點到達喘振線時,必須進行人為干預快速排放空氣。為此在電器控制線路上臨時增加一個電磁閥斷電按鈕。當在測試第一個工況點時,卻出現了瞬間動力油壓大幅下降、動力油濾油器壓差瞬間增大的異常情況。外方人員立即停止性能試驗,說是油系統問題,要求次日必須進行油系統全面處理,問題不排除絕不能向下試驗,而油系統處理一個周期需要5天時間。劉加純一夜沒睡覺,他把電氣圖紙與系統邏輯進行認真的對比,找出了問題的根源。外方調試人員按照他的觀點進行了油系統回裝,立即進行靜態模擬試驗,結果與他分析的一樣。

      就這樣,該套設備安裝調試僅僅用了44天,比德方廠家計劃工期縮短了36天。

      強將手下無弱兵

      2006年,劉加純走馬上任,成為電動鼓風機班班長。他深知電動鼓風機組擔負鞍鋼最大高爐供風任務,生產任務與責任很重。在劉加純的帶動和培養下,22名職工的責任心和操作技能得到了提升,具備了打硬仗的能力。

      電動鼓風機出口逆止門在機組跳閘后,不能關回,拔風后容易造成串風現象的發生,也可能造成高爐煤氣的倒流,這對機組及人身安全都造成很大的威脅,外方機組生產廠家技術人員也束手無策。電動鼓風機班職工經過反復研究、論證,認為這是由于廠家設計不合理而引起的,決定改變逆止門的風源,把原來自身管道的風源變為壓縮空氣風,這一方案的實施,立見效果,事故中出口逆止門能夠迅速可靠的關回,外方技術人員對這一方案伸出了大拇指。

      多年來,電動鼓風機班先后建議改造了機組冷卻水系統,正確診斷并協助檢修隊伍解決了主軸油泵不上油故障、同步電機軸瓦漏油故障、同步電機主電纜故障、鼓風機逆流系統缺陷等嚴重設備缺陷。

      不僅所帶班組成為破解生產難題的“生力軍”,他牽頭的創新工作室也取得了多項成果,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2013年底,該中心成立了“劉加純創新工作室”, 將大批技術“大拿”聚到了一起,“如何讓發電、供電、燃氣、氧氣、給水等領域的‘精兵強將’發揮最大作用,破解企業生產經營難題?”身為工作室牽頭人的劉加純十分注重調動這些技術“大拿”的積極性。

      由于工作崗位相聚較遠,沒法經常面對面溝通,他就通過微信的方式,與大家進行溝通交流,共同探討問題。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工作室成績斐然。他們攻克了運轉設備滲漏油脂的老大難問題,確保高爐鼓風機和TRT設備運行安全;利用舊電器件改裝水位檢測裝置和水位調節裝置,檢測可控,調節可行,解決了各區域工業新水使用量大的問題;針對電動鼓風機運行電耗高的課題,總結出三調三降操作法等,先后完成了64項攻關項目,累計創效1107.98萬元。

      幾年來,電動鼓風機班分別被鞍鋼集團公司授予“鞍鋼智能型班組”、“鞍鋼五好班組標桿”、“股份公司工人先鋒號”、“鞍鋼集團工人先鋒號”等榮譽;“劉加純創新工作室”與“李超創新工作室”等6個創新工作室一道被首批命名為“鞍山鋼鐵集團公司創新工作室”。劉加純本人先后多次被授予“鞍鋼集團優秀共產黨員”、“鞍鋼集團勞動模范”、“鞍山市勞動模范”、“遼寧省優秀班組長標兵”、“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 2015年遼寧省五一獎章”、“鞍山最美工人”等榮譽稱號。

      ?

      上一篇:郭曉宏 下一篇:莊艷
      国产91综合久久,国产寡妇婬乱A毛片视频,99r国产视频,日韩精品国产日韩欧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