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zl94z"></th>
<s id="zl94z"><acronym id="zl94z"></acronym></s><rp id="zl94z"></rp>

      <dd id="zl94z"><center id="zl94z"></center></dd>

      <em id="zl94z"><acronym id="zl94z"></acronym></em>

      <em id="zl94z"></em>
      <th id="zl94z"><big id="zl94z"></big></th>

      2022-10-20 07:59:07 來源: 作者: 點擊數:
      【字體:
      打印

      銘記歷史不負未來


      一、遇見歷史

      在去年的一次偶然機會中,我有幸見到了一位住在身邊的抗美援朝老英雄,并與他在很輕松的狀態下進行了次長談。

      他叫李翰香,當時已九十一歲高齡,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精神矍鑠、思維清晰、為人低調。相處中,他不愿過多地渲染自己的功績和榮譽,總是用“現在,像我這樣經歷過這些事的人不多了,所以有什么活動可能就會想起我”這樣的話語簡單略過。談話中的更多時間,是這位老人在回憶祖國這么多年天翻地覆的變化,告誡我一定要聽黨的話、為黨和國家多做貢獻。

      比如講到我們國家今非昔比的生活條件變化時,他笑著舉例,年輕的時候聯系別人都得靠寫信,郵寄的時間很長,有時信件也會丟失;后來家里安了電話,大家都很稀奇,總會時不時地就想試試,即使沒什么重要事情也總控制不住地撥個電話說幾句;而現在都用手機了,電話、視頻方便得很,想曾外孫了,拿手機就能看見人、聽見聲。

      講到最后,他總結到,我是經歷過舊社會的人,知道那時候生活的艱難,所以“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口號一出,就會毫不猶豫地去上前線,那真的是因為感謝黨的恩情,才會毫不猶豫地跟著黨走,想保住得來不易的好生活。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們國家才能發展這么快,你們今天的生活才能這么好。你們沒經歷過那些特殊事件,一出生就趕上了中國提速發展的好時候,國家和平、生活富足,其實你們更應該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這次談話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從老人時而堅定、時而的興奮的表情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使這個滿身榮譽的老人最開心的,從來都不是那些榮譽,而是他看到了祖國越來越繁榮、生活越來越富足、未來越來越有希望。他的那種對黨的信仰和對祖國的熱愛是我從未切身感受過的,相信也只有像他這樣親身經歷過滄海桑田,才會表現出這樣“滿滿的正能量”吧。我開始覺得幸運,幸運能遇見他、能聽他講一堂鮮活的“黨課”,甚至開始慶幸,慶幸他雖然已經九十多歲,卻還能記得一切,也還能講出這一切。

      歷史是確定的,不由任何人的講述而改變。但歷史的溫度,卻從來都是由講述的人而傳遞出來的。我甚至覺得,所有中國人都應該慶幸我們身邊還有這樣一位老人,也慶幸他雖然老了,但還能真實地講出歷史,講出有溫度的歷史。

      二、感悟當下

      經過了那次談話,我對黨的理論和方針政策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特別是對黨史學習教育的認識變得更加深刻了。百年來,我們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不斷依靠人民、帶領人民,創造出了波瀾壯闊的奮斗史和豐功偉績。就像習近平總書記總結的那樣,“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黨時時刻刻銘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就會得到人民的支持,就會民心所向、眾志成城,取得無往而不勝的偉大勝利。

      同時,聯想到自己新時代青年教師的身份,我也更體會到了課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與抗美援朝老英雄的談話,我深刻體會到,歷史不是枯燥和遙遠的,思政教育也不應該是機械而冰冷的。作為教師,我們必須意識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性,緊緊圍繞“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這個總體要求,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課程思政理念全方位融入到教育教學全過程,以深刻的理論說服人、以生動的案例感染人、以精致的教學資源吸引人,讓學生在學習中有興趣、有感悟、有帶入感,講好中國故事、育好中國人才。

      三、不負未來

      我們總在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下提醒人們要銘記歷史。記得我小時候在歷史課中學習過抗美援朝戰爭、在語文課中學習過《誰是最可愛的人》,而當我遇到了李翰香老人,他仿佛又把這一部厚重的歷史春風化雨般注入了我的靈魂。

      這一刻我恍然大悟,我們要銘記的歷史,并不是簡單的年份、事件和人物,更不應是單純為了考試得出個好看的分數。我們銘記歷史,是因為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是我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奮勇向前最好的清醒劑。唐太宗李世民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增廣賢文》說,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太多的先賢、名著都告訴我們要重視歷史,更要努力當前和拼搏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曾講過,“一個不記得來路的民族,是沒有出路的民族”。我們銘記歷史,其實是為了過好當下,是為了不負未來。所以,我們牢牢記住黨的奮斗史和國家的發展史,不僅可以讓我們認清來時路,更能讓我們走好眼前路,昂首向遠方。身為教師,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必須夯實教學基本功,提升教學業務能力與水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坐得住“寂寞”、站得好講臺。不僅要做好“傳道授業解惑”,還要“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切實踐行陶行知先生“學高為師、身正為”的要求,以崇高的師德、淵博的知識來管好自己、教好學生、不忘初心、立德樹人,忠于黨的教育事業,在教書育人崗位上貢獻綿薄之力。



      ?

      上一篇:學百年黨史 守育人初心 下一篇:八天七夜
      国产91综合久久,国产寡妇婬乱A毛片视频,99r国产视频,日韩精品国产日韩欧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