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永恒歷史,傳承不滅精神
隨著時代的步伐踏入2022年,中華民族踏上了中國共產黨第二個百年征程的起點和“十四五”規劃的攻堅之年。細數我黨走過的百年征程,風雨坎坷、歲月滄桑。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發展的歷程中,遼寧省,始終為中共的發展、國家的前進貢獻著屬于自己的力量。
遼寧省,是我國既沿海又沿邊的重要省份,處于環渤海和東北亞的要沖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耙晃濉睍r期,國家156項重點工程有24項落戶于此,全國17%的原煤、27%的發電、60%的鋼均產自遼寧。遼寧為國家建設提供了大量的物資和裝備,輸送了大批人才和技術,為建設獨立完整的國民經濟工業體系,作出了歷史性貢獻,被譽為“共和國長子”、“新中國工業的搖籃”。
跟隨我黨從崢嶸歲月走來,遼寧始終謹記使命,不斷創造著新中國工業的歷史輝煌。第一枚國徽、第一臺臥式鏜床、第一艘萬噸巨輪等千余個“全國第一”在這里誕生。在改革和發展振興的歷史進程中,遼寧人民運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不斷創造財富,不斷為全國經濟的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如今的我們,已然邁入新的時代?!皣L子”作為新中國成立后遼寧形成的身分印記和重要標識,伴隨著共和國的成長腳步,熠熠生輝。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更是在新時代綿續情懷,扛起新使命,展現新作為,高質量高標準推進新一輪發展,進一步堅定黨中央和國家的領導,以醫改政策為導向,以績效考核為核心,進一步鞏固疫情防控成果,持續深化公立醫院改革,集中力量主攻學科建設,建設了一批高質量,有特色的優勢學科;進一步聚焦患者滿意度,構建高水平醫療服務體系;逐漸完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立高效精細管理體系,用只爭朝夕的干事勁頭、敢為人先的創新意識,放眼全局,胸懷大局,不畏艱難、負重前行,展現舍我其誰、攻堅克難的英勇氣概,抓住戰略機遇,把握工作方向,精細謀劃未來,在黨和國家全局戰略中作出應有貢獻,奮力譜寫新時代、新階段醫院健康發展的新篇章,以創新發展獻禮“十四五”。在中國醫科大學黨政領導班子的帶領下,疫情防控工作中,不斷強化思想認識、保持清醒頭腦,充分認識到當前疫情形勢的嚴峻性和復雜性,時刻堅持生命至上,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和急危重癥搶救制度,科學統籌調配全院醫療資源,盡全力開展患者救治工作,全面壓實責任,狠抓落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常態化工作中,固定薪酬設計,引入了學科發展績效的激勵機制,通過強學科的中長期發展目標,體現改革導向,充分展示區域醫療中心和公立大醫院的擔當,實現高質量發展。不斷推進智能診療,落實開通互聯網平臺診療服務,實現患者足不出戶就可以全程線上就診,避免慢性病患者反復奔走醫院,盡可能避免人員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精神力量薪火相傳,盛京醫院檢驗科也在傳承著責任自覺和甘于奉獻的價值追求,以振興遼寧為己任。盛京檢驗人,胸懷家國,傳承歷史使命,用智慧,實現技術性突破,砥礪前行,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盛京檢驗團隊在盛京醫院黨政領導班子的領導下、秦曉松教授的帶領下,積極建設加強型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日最高檢測量可達6000余份,全省最多,有效分擔了遼寧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壓力,國務院疫情聯防聯控督導小組稱盛京醫院檢驗科為檢驗行業典范。
應國務院疫情防控要求,盛京檢驗團隊組建了遼寧省核酸檢測應急醫療隊,隨時聽令,毅然奔赴抗疫前線,先后馳援北京、新疆、大連、天津等9個地區,百余人次,創造了“馳援速度省內最快,支援人數省內第一,檢測數量省內最多”的佳績。醫療隊的馳援工作屢次得到國家衛健委各級領導的高度認可并接受了孫春蘭副總理的接見。團隊在“遼寧省新冠檢測專家組”組長劉勇教授的帶領下,成功撰寫《遼寧省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技術指引》,規范了省內核酸檢測技術。團隊成功研發的“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檢測技術”和“全場景病原體檢測信息化系統”。
至2022年6月,“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檢測技術”在國內已被普遍接受并廣泛使用達15億人次以上。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的多個文件中推薦使用“10合1混采檢測技術”。目前,該技術不僅用于疫情期間大規模核酸檢測,還用于常態化檢測場景;不僅用于對人的檢測,也可用于動物和環境采樣。在疫情大規模核酸檢測時,10合1不只用于低風險人群,也用于防范區和管控區人群的核酸篩查,甚至在《區域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組織實施指南(第三版)》中明確規定,對于封控區和集中隔離點的高風險人群,如果多輪未檢出陽性,可使用10合1進行檢測。這些規定體現了對“10合1混采檢測技術”的充分認可。
技術研發團隊受遼寧省政府和省衛健委委托,持此項技術驗收評審百余家,督導調研縣域44家,行政執法檢查34家核酸檢測實驗室;協助沈陽10家第三方獨立實驗室進行質量管控;幫助遼寧省幾十家醫療機構設計核酸實驗室;培訓來自省內各醫院的基因檢測專業人員304人;為遼寧省核酸檢測實驗室和核酸檢測工作的規范化作出突出貢獻。
由于“10合1混采檢測技術”的使用,核酸檢測成本降低了90%,對核酸采集管原料需求同步減低,直接節約政府撥付核酸篩查資金百億元,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互促。
“10合1混采檢測技術”的使用,使核酸檢測速度提升了10倍,極大地避免了由于篩查緩慢不能及時發現感染者造成的社區疫情播散,使用該項技術顯著縮短隔離封閉時間,對于快速解除疫情封鎖、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維護社會穩定、保障經濟發展,產生了不可估量的社會效益,充分體現了中國在全球新冠抗疫過程中對檢測技術的卓越創新。實現了科技抗疫“遼寧模式”的全國推廣,為疫情防控貢獻了“遼寧智慧”。
“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檢測技術”和“全場景疫情病原體檢測信息系統”皆因新冠疫情需求牽引而研發,是科技抗疫的經典案例。兩個項目不僅科學思維嚴謹、技術精湛,更顯現了在醫院領導班子的堅強領導下檢驗人高度的政治站位和社會責任擔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如今時代的接力棒傳遞到我們21世紀的青年中,盛京檢驗人將 “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作為服務宗旨,始終保持著昂揚的斗志和高度的警惕,奮戰在疫情防控最前線,培育青年力量,發揮青年優勢,不負韶華,砥礪前行,讓激情在為人民服務事業中燃燒,持續在新冠疫情防控和醫療、教學、科研事業中發揮生力軍的作用。
盛京醫院影像工會檢驗支會
張寧
189402522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