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zl94z"></th>
<s id="zl94z"><acronym id="zl94z"></acronym></s><rp id="zl94z"></rp>

      <dd id="zl94z"><center id="zl94z"></center></dd>

      <em id="zl94z"><acronym id="zl94z"></acronym></em>

      <em id="zl94z"></em>
      <th id="zl94z"><big id="zl94z"></big></th>

      2022-10-20 09:15:26 來源: 作者:陳晶玉 點擊數:
      【字體:
      打印

      我的白衣戰記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陳晶玉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辈恢挥X,我已在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工作十一個年頭了。從大學畢業時的滿臉青澀,到如今為人妻為人母;從當初稚嫩懵懂的實習小護士,到現在成長為一名經歷豐富的護士長。一張張老照片,如時光機一般,回蕩在我的腦海之中。十載光陰,忽然而已,時間都去哪兒了呢?

      (一)初來乍到

      2009330日,作為“護生”的我開啟了在大醫二院的定崗實習生涯,每天在護理老師們的帶領下上崗,既興奮又忙碌,既感動又歡樂??吹交颊呓涍^精心治療護理后,滿心歡喜出院,我會跟著他們一起開心;看到科室的“白大褂們”悉心照顧病人卻很少有時間陪伴家人時,我體會到了奉獻與大愛。那一刻,想留在大醫附屬二院工作的夢想開始生根發芽。

      轉眼到了充滿離別的7月,我少了畢業的傷感,多了幾分歡喜,經過院內重重考核后,914日,我顫抖著簽完人生中第一份勞動合同,正式開始在大醫二院的工作生涯。

      “你一個普通外地小姑娘,能留在這么好的醫院工作?你有沒有仔細看合同?”時光如水,當年母親還以為我騙她,也擔心我受騙,一夜未眠,第二天風塵仆仆從江蘇趕到大連。直到我拉著父母的手,在整個醫院里轉了好幾圈,去人事部門確認了工作,他們才如釋重負。臨別時,父親說:“姑娘,雖然我們舍不得你離家這么遠,但是這家醫院不錯,你要好好工作,不要辜負了這身白大褂?!?/span>

      就這樣,我開啟了護理職業生涯。第一個科室是曾無數次憧憬的ICU病房,當初的夢想也從這里一一開始實現。

      (二)成長蛻變

      那時全院只有一個ICU病房。成立于2004年的ICU病房,初創時科里僅有醫生、護14人,床位14張。在ICU的八年,在許多護理前輩們不厭其煩的指導下,我在臨床實踐中業務開始慢慢精進,人生慢慢成長。

      每一天都帶著敬畏崇拜的心踏入病區,也被大醫二院人的拼搏和仁愛所感染。當我第一次目睹十幾個老師為一個脆弱的生命得以延續而晝夜守護,當我看到她們為了讓年幼的患兒配合治療絞盡腦汁想辦法給予安撫,當我看到平日里很多愛美的同事們耐心細致地為重癥患者刮胡子、剪指甲、吸痰、倒尿、擦拭大便……潛移默化間,有一種力量,有一種做事的選擇和方式,深深地打動了我,也打動了不少像我一樣的“新人”。

      2013713日,像醫院內其它不斷拓展壯大的學科一樣,對于ICU病房具有里程碑意義。這一天,病房位置搬遷,病床數增加,病房面積拓展,一切都在變好。更讓我們欣喜的是,層流式無菌空調病房里配備了更為先進的醫療設備,更多的新生力量不斷加入我們團隊??剖业膲汛?,意味著需要承擔更為繁重的救治任務,如何讓好設備在我們手上發揮作用,如何與死神賽跑,責任如山、壓力倍增。征途再啟,我們只有努力前行,才不會辜負這份厚愛。

      (三)不負芳華

      人生因經歷而精彩,2016年我主動請纓,前往國內海拔最高的地級市醫院--那曲地區人民醫院支援,20181月成功結束援藏任務那天,我在車窗里回望這片土地,不禁鼻頭一酸,淚如雨下。

      援藏的日子里,我看到了一個從未經歷的世界。那里條件艱苦,設備落后,對于每一個前往支援的醫務人員都是不小的考驗。作為支援那曲歷史上第一批護理工作者中的一員,我和同事們下鄉義診、開堂講座、培訓考核、開展重癥護理新技術……在4500米平均海拔的“生命禁區”工作,是在探索生命的無限可能。我們成功協助領隊籌備建立了國內海拔最高的ICU病房,彌補了那曲地區沒有重癥監護室的空白,實現了“大病不出自治區、中病不出地區”的目標,提升了受援醫院的重癥護理水平,我為我選擇白衣天使這份職業感到驕傲。

      活到老,學到老。援藏結束后,我沒有止步于過去的成績,于2019年去北京進修學習,取得中華護理學會重癥??谱o士證,并成為院內一名年輕的護理管理者。從護士成為護士長,變化的不僅是身份,還有責任,我開始更加努力地工作,只為對得起這身圣潔的服裝。

      (四)致敬戰“疫”

      “所謂白衣天使,只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和死神搶人?!?/span>

      人生有時就是這樣,誰也不知道往后的人生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就像我曾以為援藏的日子會是職業生涯最艱難的時刻,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又將我的人生與江城武漢產生了交集。

      202028日,大醫二院援鄂醫療隊星夜馳援武漢,同時也將大醫二院先進的7S管理、EARS理念、VTE管理以及優質護理服務一起帶到了雷神山。很榮幸,我是其中一員,并擔任雷神山醫院A6病區的副護士長,那是我第一次體會到離死亡如此之近。

      逆行抗疫,青春無悔。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我們排除萬難,實行艾力彼7S精細化管理,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對患者實行“共情醫學”人文關懷,暖心服務,讓病人真正感受“病毒無情,人間有愛”;我們以“精心治療護理患者”和“醫務人員零感染”為目標,誓言“不獲全勝決不收兵”。那段日子里,護士們不僅給臥床患者進行喂飯、打水、修理頭發,還給患者翻身扣背、指導患者踝泵運動,鼓勵并陪同患者散步、跳健身舞……大醫二院的“星級”管理在雷神山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雷神山上滿載二院人“愛的文化墻”火遍全國,雷神山小伙兒、姑娘們滿臉壓痕的樣子,又濕了多少人的眼眶!

      雷神山的日子里,我們將生死置之度外。我為祖國的團結強大而自豪,為這身白衣鎧甲而自豪,更為生命的堅韌而感動。

      (五)并肩作戰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

      援藏又援鄂,艱難的日子里我并不孤單,更多的“我”一直走在這條路上。醫院里曾經支援汶川、援疆、援過也門的可敬的同事們,那時也分布于雷神山的各個病區中,分布在抗疫一線最需要的地方。

      在雷神山之外,根據防疫安排,大醫二院調整布局30余次,完成發熱門診、隔離病房、急診ICU負壓病房改造,高效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全院人員毅然放棄休假,幾乎全員上崗。除馳援武漢184人之外,還有支援大連市六院、急救中心進行醫療救治工作的,以及多次外派核酸采集的同事,進駐中高風險地區和市內各個社區進行核酸采集近40萬余例,展示了大連“速度”、二院“擔當”!我們全市的所有白衣天使們攜手作戰、共克時艱,凝心聚力、共守濱城。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我們沒有豪言壯語,只有用熱血激蕩青春,用擔當譜寫忠誠。

      20092022,我見證了我院的發展壯大,也經歷了人生的蛻變成長。歲月依稀,午夜夢回,我常常做著一個奇怪的夢。夢里,全是醫護人員的背影,那些背影像山一樣偉岸,像中華民族屹立不倒的民族脊梁;又像水,靜靜流淌著泱泱華夏千百年來勇于挑戰、甘于奉獻的民族血液。

      冬去春來,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日子里,我在醫院開啟了下一個十年。相信下個十年里,醫院的發展會更加蒸蒸日上,相信下個十年里,我能白衣執甲,書寫屬于人生更多的精彩。

      ?

      上一篇:傳承沈藥精神,服務遼寧振興 下一篇:握緊手中“接力棒”奮力奔跑
      国产91综合久久,国产寡妇婬乱A毛片视频,99r国产视频,日韩精品国产日韩欧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