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集體協商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惠及企業1000多家,涉及職工20余萬人;基層工會組織力量不足、工作難以落實的突出問題得以有效解決,職工不斷提升對工會工作的認可度……錦州市總工會創建了“非層級化”基層工會組織建設模式,這一匯聚整個工會組織智慧和力量、得到企業廣泛支持、深受廣大職工認可的創新之舉是錦州工會扎扎實實開展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已成為市總工會的“奮進之筆”、“得意之作”,是錦州市總工會貫徹落實中國工會十七大精神和“雙服務”工作的具體體現。
補短板
解決“三偏”、“三無”、“三難”
錦州市總工會始終堅持問題導向,以釘釘子精神抓一件成一件,不斷破解基層工會組織建設中的難題、難點。正是市總工會對存在問題的深刻認識、對解決問題改進工作的堅強決心和真招實策,為工作取得成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工作實踐中,錦州市總工會發現部分基層工會組織存在著“三偏”、“三無”、“三難”問題?!叭?,即基層認識偏低,對工會工作重視不夠;工作能力偏弱,專業人員匱乏;工作重心偏離,不能突出工會主責主業?!叭裏o”,即無編制,沒有人干事;無經費,沒有錢干事;無場所,沒有地方干事?!叭y”,即開展工作難,很多工作停留在表面,不能得到有效落實;發揮作用難,一些基層工會組織不能發揮應有作用;職工滿意難,職工群眾對工會組織缺乏深刻認識,對工會干部缺少深厚感情。
為此錦州市總工會堅持問題導向,把解決問題作為基層組織模式創新的切入點,提出了“非層級化”的組織建設模式,制訂了創新工會組織“非層級化”管理模式增強基層工會工作活力的實施方案、基層工會工作站工作職責、基層工會工作站考核辦法及基層工會工作站兼職人員補貼辦法等制度,開始進行“非層級化”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實踐,以破解現行市、縣、鄉(街)等“層級化”體制下基層組織“神經末梢”不活等具體問題,通過工作站帶動一大批小微企業開展工會工作,徹底打通基層組織建設和服務職工的“最后一公里”,激活了工會組織“子細胞”。
抓亮點
“非層級化”工會工作站建功
破解難點絕非一日之功,為此開展一項工作一定要有突破口。錦州市總工會經過精心謀劃,決定在“非層級化”基層工會組織模式的創建上,積極探索新路,堅持與時俱進,把組建工會工作站作為組織模式創新的突破口。
“非層級化”工作站組織管理模式突出的就是不拘泥形式,不墨守成規,整合資源形成合力,突破體制機制的障礙,改變以往上一級命令下一級,下一級服從上一級的被動從屬關系,形成一種新常態下新形式的組織管理模式,切實解決實際問題。錦州市總工會在2016年年初針對地區和行業差異,改進工作方法,不搞“一刀切”,實行差異化推進,不斷發揮“非層級化工作站”優勢,形成以大企業為牽動、行業和區域條塊結合、地方工會和產業工會協同抓、分類管的工作格局。
錦州市總工會針對縣區工會薄弱的實際,結合全市產業布局、行業分布和中小企業多的特點,按照“基層為重、職工為本、滿意為要”的原則,打破地域區劃、企業分布和原有的三級工會管理體制,實行“非層級化”組織建設,強化多元聯合、多重參與。以產業、行業、區域、企業集團等為劃分依據,創建“產業工會+工作站、行業工會+工作站、區域工會+工作站、集團工會+工作站”等“X+工作站”的組織建設模式,大大提升了工會組織和工會工作的有效覆蓋。市縣兩級總工會扭住一個工作站,也就扭住了一個行業或一個區域上百家工會組織,“三項基本制度”、勞動競賽、文體活動、職工服務等工作也就會以“塊復制”的形式順利實施推進。實現了基層工會組織網格化、扁平化、多元化的管理,走出了“非層級化”組織模式建設的新路子。
工作站直接由市總工會指導,由站長、副站長及專兼職工作人員組成。其中,站長由行業、區域、集團等骨干企業工會主席擔任,副站長由選聘的社會化工作者和市、縣總工會機關干部擔任,工作人員由站內企業工會干部或志愿者擔任。工作站主要負責指導本站內企業規范開展集體協商、職工代表大會、會員代表大會等重點難點工作,并根據站內企業實際開展勞動競賽、文體活動、職工服務等自選動作。市總工會明確工會工作站任務,給予資金支持,并進行指導和考核。截至目前,錦州全市統籌組建了“非層級化”工會工作站26個,覆蓋企業1028家。
錦州市總工會還精心推出諸多舉措,強調4個“注重”,確保工作站工作有效開展。注重工作調度,每季度召開一次工作站工作調度會,總結前一階段工作,共同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安排部署下一階段工作任務。注重信息溝通,建立了工作站站長微信群,及時發布市總工會工作要求,同時站與站之間建立起橫向聯系,經常組織觀摩學習,互相交流經驗。注重監督考核,站長負責定期組織各工作站內成員單位互檢互評,市總工會在堅持對各工作站日常檢查考核的基礎上,年底召開站長述職匯報會,綜合對工作站評定等次。注重資金保障,市總工會投入專項資金,用于工作站社會化工作人員開支、兼職工作人員補助和工作站活動開展。
見成效
激活基層工會職工企業都受益
實踐證明“非層級化”工會工作站取得了突出成效?;鶎庸盍Φ玫搅藰O大激發,企業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非層級化”工作站帶來的發展動力,職工實實在在享受到了“非層級化”工作站帶來的極大實惠。
“非層級化”工作站成效在集體協商方面體現得尤為明顯。據統計,僅行業工會工作站覆蓋的540家企業,去年通過工資集體協商就為職工增加收入1億多元。今年通過行業集體協商,全市八大行業崗位工資標準平均漲幅8%,全市汽車零部件行業集體協商工資標準已細化到所有工種。此外,增加一線員工體檢、職工職業技能培訓、女職工權益保護、加班加點工資基數確定等內容的協商,也都為職工爭取了利益。集體協商工作在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同時,行業的協商也促進了企業間的聯合和整個行業的發展。通過行業協商這個平臺,行業內各企業之間彼此加深了了解,紛紛建立、擴大業務往來,形成了組團發展的態勢,促進了經濟社會效益雙豐收。
“非層級化”工作站積極推動民主管理各項工作落實,有效促進了職代會制度提質擴面,特別是通過規范召開行業職代會帶動了民主管理在非公中小企業落地生根。廣大職工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紛紛為企業發展獻計獻策,在今年市總工會開展的“公開解難題,民主促發展”之優秀職工代表提案評選中,征集各企業職工代表提案和合理化建議100余件,僅獲獎的13個優秀提案就為企業創造經濟價值近3000萬元,實現了職工得利益、企業得發展的雙贏局面。
“非層級化”工作站在錦州各類職工技能大賽等方面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2018年8月開始的由錦州市光伏行業工會工作站舉辦的“公開解難題,民主促發展”暨首屆光伏行業工會單點教育OPL活動,經籌備會議、初評講解會議及現場演示評分等環節最終取得了圓滿成功。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挖掘了員工的聰明才智,提高了員工的工作熱情,調動了員工開拓創新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知識、經驗、技能的充分共享進一步實現了企業的技術革新。2018年各企業申報的職工“五小”創新成果就多達100多項。
錦州市汽車零部件行業工會工作站、金屬行業工會工作站于2018年下半年分別在行業各企業間組織開展了6S現場管理競賽活動,活動精彩紛呈又注重實效?;顒悠鹾犀F場實際、服務企業中心工作,得到員工的積極響應,行業工會工作站因勢利導,使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通過這次活動,進一步提升了汽車零部件行業和金屬行業50余家企業6S現場管理水平,改善了企業管理機制和生產環境,強化了員工安全生產和規范化意識。
目前,“非層級化”工作站模式已全面鋪開,錦州市總工會將加快推進基層工會組織網格化、扁平化、多元化管理進程,在各工作站廣泛開展“五個一”活動(即每年召開一次會員代表大會、一次職工代表大會,開展一次工資集體協商、一次勞動競賽、一項職工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切實發揮“工作站”在推進新企業建會、三項基本制度落實、勞動競賽開展、安全生產管理、職工文體活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全力推進基層工會組織建設,努力實現工會各項事業的創新發展。